中新网重庆5月18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完善民贸民品贷款贴息 缓解企业融资难
中新网记者 刘相琳
“现行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期限是一年,贷款还未发挥作用就要还款,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丁时勇近日对记者说,在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他将提出提案,希望国家完善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缓解民贸民品企业融资难、发展难问题。
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民族扶持政策,对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申请到该政策的企业可享受*长不超过一年期限的流动资金贷款。
丁时勇在国内部分省区市民族地区调研中发现,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规模和享受政策企业持续减少,贴息资金到位滞后。小微民贸企业贷款难,难以享受贴息政策。而贷款期限又过短,发挥不了资金支持作用。此外受绩效考核影响,部分商业银行接受民贸民品贷款积极性不高。民贸民品贴息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
丁时勇说,民族地区一些商贸流通的民贸小微企业,虽属法人企业,但因其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原因,信用评级低,授信额度小甚至根本没有授信额度,小微民贸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较大。他建议,适当放宽贷款主体,将通过审核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法人代表或股东个人用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一并纳入贴息范围。
“一年贷款时间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期限过短,建议将贷款期限调整为三年期以内。”丁时勇说,延长至三年期以内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能更大限度发挥贷款作用,支持企业发展。
丁时勇还建议,积极引导部分商业银行对民贸民品贷款单独考核,并适当给予倾斜支持,以此提高金融机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并将邮政储蓄银行、部分村镇银行等为民族地区金融服务的主力金融机构,纳入民贸民品贷款承贷主体,这样既有利于更好服务民贸民品企业,也有利于金融机构公平竞争。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